关于开展2012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       时间:2012年04月13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校内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2012年“本科教学工程”及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十二五”期间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投入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启动2012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工作。请各单位根据本通知要求及相关项目建设方案,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一、基本要求

1.项目负责人:凡我校在职教师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能胜任项目完整建设周期的,均可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原则上每个项目的负责人仅限一人,承担质量工程项目未结项者,不得申报。

2.项目管理:质量工程项目应当以团队形式申报,项目归属所在单位管理。因项目负责人工作变动无法继续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办理负责人变更手续。

3.建设周期:同类项目建设周期应当相同,建设周期在2年以上的项目均应在接受中期检查后确定拨付中期建设经费;建设期满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评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各单位立项的重要参考。

4.创新与实践:建设项目应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调成果的推广应用。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或教学理论研究不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申报。

5.项目验收:所有建设项目评审后,须由项目负责人、所属单位、学校教学部三方签订建设合同方为正式立项,建设周期届满时根据项目申请书中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合同要求进行验收。

二、拟申报各类项目数量、经费及建设周期

序号

项目类别

校拨经费(万元)

学院配套

(比例)

计划立项数

建设周期(年)

备注

1

特色(品牌)专业

10-25

1:1

3

4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

10-30

1:1

2

4


3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10-30

1:1

2

4


4

精品课程

3

1:1

10

2


5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3

1:1

5

2


6

特色课程


1-2万元

2-3/专业

2

自建

7

特色教材

2

1:1

8

2


8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0

1:1

2-3

2


9

实践教学基地

2-3

1:1

10

1


10

教改项目

1-2

1:1

20

1


11

教学团队

2

1:1

4

2


三、项目申报与评审立项

1.各学院(部)要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分层次、分步骤、有重点地组织申报各类建设项目,筛选出有特色、有针对性且预期效果显著的项目予以申报。

2.各类项目《立项申报表》在附件中下载。5月30日前以学院(部)为单位集中提交签署单位意见的《立项申报表》(一式三份)和《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单位汇总表》一份,并将上述材料电子版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以报送单位为文件名称)发送至教学质量控制办公室。所有申报材料请按照要求及时集中提交,逾期不再受理。

3.学校将组织专家组,采取书面评审、会议评审、网络评审(课程建设项目)与听取负责人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经专家委员会评议后确定批准立项,教学部公示立项评审结果,公示期满发布立项通知。

四、各类项目的申报条件

(一)特色(品牌)专业

1.申请专业应有一届以上毕业生,并自开办以来未有暂停招生;

2.申报专业应有较强的学科支撑、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富有特色的专业建设成果;

3.申报专业的建设方案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

4.申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5.专业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合理,专业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且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较高;

6.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7.专业的内涵建设深入,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招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受社会和市场欢迎,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好。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

1.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基于开放式教育理念,探索跨学院、跨院校、校企合作等联合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创新点突出,培养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楚,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有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先期建设基础;

4.学院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1.围绕学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大胆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引进和吸收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参照、比较国外知名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创新点突出,培养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路清楚,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有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先期建设基础;

4.学院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四)精品课程

1.申报课程原则上为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

3.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主讲教师一般不少5人,并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或实验人员组成的教学梯队,允许教师跨学院联合申报;

4.为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课程已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建设,使用情况良好。

(五)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申报课程应是教学效果好、学生受益面广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且已采用双语教学2轮以上;

2.课程负责人原则应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且能用双语组织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好;

3.双语课程教学团队一般不少于3人,允许教师跨学院联合申报;

4.为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课程已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建设,使用情况良好

(六)特色课程

各专业根据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情况择优确定2-3门课程,充分运用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突出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一定的课程特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特色课程由学校立项,各学院根据课程性质和建设要求确定1-2万元的建设经费,建设期限为2年,学院组织中期检查与验收,结果报教学部审核备案。

(七)特色教材建设

1.项目负责人应为我校专任教师,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和两年以上本课程的教学经历;

2.教材内容突出现代化,重点资助适应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教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教材,以及特色专业建设、实验班教学等急需的教材。

3.教材编写体例特色鲜明,倡导问题或案例导入式编写模式,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剖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语言风格具有特色。

4.讲义原则上应在教学中使用两届以上,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开发的特色教材优先考虑。

(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且具有副高级职称,有不少于3人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团队;

2.实验室承担的教学受益面大、影响面宽,具备规模化的实验教学环境;

3.在校园网上设有实验中心专栏或系统平台,基本具备网上开放教学、开放管理的条件;

4.实验室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实验教学效果突出;

5.实验室功能全面兼具特色,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健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具有公共性、开放性。

(九)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单位应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按照教学要求委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或具备现场一线工作经验的技术专家、现场工程师指导学生实习,并能较好地提供学生实践所需的必要的学习、生活等保障条件;

2.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能建立可持续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并有3年以上继续合作的协议,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明晰、措施具体、保障有力;

3.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应有1名负责人和足够数量的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单位应有1名专家作为合作方负责人,并有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和参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4.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体系有创新,各类学生建有个性化的实践教育方案和培养目标,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特色和针对性,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5.每年可以接受不少于15名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效果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

6.实践基地具有特色,具有开放性,公共性。

(十)教学改革项目

1.鼓励各专业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参照、比较国内外知名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项目进行改革、规划与研究。

2.鼓励任课教师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鼓励各单位对“小学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进行探索与实践。

4.研究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的改革,构建各具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

5.申报项目应当在一个建设周期内至少完成一轮教学改革实践。

(十一)教学团队建设

1.教学团队带头人须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2.以课程群、教研室为单位申报,团队成员一般不少于8人,且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主要成员应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整体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

3.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积极参与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团队带头人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学建设或教学改革项目,担任过主要专业课程教材的主编,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等。

5.重视对团队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满足个性化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相关培养指导制度健全,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附件下载:

附件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单位汇总表》

  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汇总表.xls


附件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申报表

  2012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表.rar


立项参照相关文件登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学质量工程专题网站:http://tqa.bnuep.com/zhiliang/index.html

教学部

2012年4月13日